登录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公众号
首页> 热门专题>青少年期心理健康专题>预防学生厌学逃学专题 >学生学业不良的理论研究
学生学业不良的理论研究
本站编辑 2019-05-10 3807次阅读 0收藏 收藏

成败归因理论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Heider1958)。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这样两种需要,使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的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他认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外部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内部。他人的影响、奖励、运气、工作难易等都是外部环境原因。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环境,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不负什么责任。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都是个人内部原因。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此后,罗特(Rotter,1966)对归因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的概念,并依据控制点把个体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他们乐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外控型的人则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无论成败都归因为他人的影响或运气等外在因素,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行为不愿承担责任。

    在海德和罗特研究的基础上,维纳(Weiner1974,1992)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最后,将三维度和六因素结合起来,就组成了归因模式。 

成就目标理论

    成就目标理论(achievement goal theory)是以成就动机理论和成败归因理论为基础,在德韦克(Dweck,1986;Dweck & Leggett,1988)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习动机理论。德韦克认为,人们对能力持有两种不同的内隐观念,即能力增长观和能力实体观。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认为,能力是可改变的,随着学习的进行是可以提高的;持能力实体观的个体则认为,能力是固定的,是不会随学习而改变的。

    由于人们持有的能力内隐观念不同,因而导致他们的成就目标也就存在差异。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倾向于确立掌握目标,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而能力实体观的个体倾向于确立表现目标,他们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证明或表现自己的能力。研究表明,虽然这两类成就目标都可促进个体主动而有效地从事挑战性任务,但它们在更多的方面是不同的,具有不同的学习效果。

自我价值理论

    自我价值理论(self-worth theory)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文顿(Covington1992)提出的。该理论以成就动机理论和成败归因理论为基础,从学习动机的负面着眼,试图探讨有些学生为什么不肯努力学习的问题(张春兴,1998)。这一思路对动机理论的研究颇具启发意义,对学校教学实际的应用也有参考价值。

    卡文顿研究发现,自我接受的需要是人类最高的需求,只有个体感觉到自己有价值,他才能接受自我,自我价值感是个体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成功使人感到满足,使人自尊心提高,使人产生自我价值感;而成功的经验往往是在克服困难之后才能获得,困难的克服则需以能力为前提。因此,能力、成功和自我价值感三者之间就形成前因后果的连锁关系。也就是说,高能力的个体容易成功,成功的经验会使个体产生自我价值感。久而久之,对自我价值感的追求就成了个体追求成功的动力,并常常把自我能力与自我价值等同看待。

    卡文顿提出,根据学生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倾向,可以将学生分为四类。高趋低避者。这类学生的学习超越了对能力状况和失败状况的考虑,又被称做成功定向者。他们往往拥有无穷的好奇心,对学习有极高的自我卷入。低趋高避者,又称避免失败者。这类学生有很多保护自己胜任感的策略,使用各种自我防御术,从外部寻找个人无法控制的原因来解释失败。高趋高避者,又称过度努力者。他们兼具了成功定向者和避免失败者的特点。一方面对自我能力的评价较高,另一方面这一评价又不稳定,极易受到失败经历的动摇。他们往往有完美主义的倾向,给了自己太大压力,处在持续恐惧之中。低趋低避者,又称失败接受者。他们放弃了通过能力的获得来保持其身份和地位的努力。这些学生在面临学业挑战时表现出退缩,至少是被动地反应。他们用于学习的时间很少,焦虑水平也很低,对极少获得的成功不自豪,对失败也不感到羞耻。这一分类模型较为完整地揭示了学生的动机情况,是对成就动机理论的有益发展和补充。

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简称SDT)是一种较新的学习动机理论,与自主学习观点密切联系。它从人类的内在需要出发,很好地解决了动机产生的能量问题,同时也兼顾了动机行为的方向和目标。从这个意义而言,它是先前强调需要和驱力的动机理论与目前强调学习者归因和信念的动机理论的集大成者,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和深远的研究前景。

    自我决定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和瑞恩(Ryan)提出。该理论指出,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是个体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胜任需要、归属需要和自主需要。学习动机的能量和性质,取决于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胜任是指在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感到自己是有效的,有机会去锻炼和表现自己的才能。归属是指感觉到关心他人并被他人关心,有一种从属于其他个体和团体的安全感,与别人建立起安全和愉快的人际关系。自主是指个体能感知到做出的行为是出于自己的意愿的,是由自我来决定的,即个体的行为应该是自愿的且能够自我调控的。

自我效能感理论

A.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

B.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但他认为,在学习中没有强化也能获得有关的信息,形成新的行为。而强化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

C. 班杜拉认为行为出现的概率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效能期望)

D. 传统的期望概念指的只是结果的期望,而他认为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望指的则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

E.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a. 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

b. 替代经验。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

c. 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巩固的。

d. 情绪唤醒。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

F.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还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

a.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b.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c. 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d. 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G. 自我效能感理论克服了传统心理学重行轻欲、重知轻情的倾向,日益把人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但仍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统一的理论框架。

书信咨询 咨询客服 微信
电话
027-87526663
家庭暴力防治热线:027-87560618
回到顶部